调节肠道菌群,让宝宝远离湿疹
近几年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导致过敏性疾病儿童在逐年增多。湿疫就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生的过敏性疾病,常见于宝宝出生后6个月到18个月,有一些也可能一直存在到儿童期,发作时可能出现红肿、渗出、脱屑、结痂、水疱、挠痕等多种形态,湿疹患儿有严重瘙痒、间断发作、病程长、进入病程后难以被打断等过敏性疾病特点。
宝宝难受,爸妈最担心了。
最新研究普遍证实,湿疹患儿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与健康儿童相比:湿疹患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而大肠杆菌增多多,这就说明婴幼儿湿疹的发生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也就是双歧杆菌的减少和大肠杆菌的增多相关。肠道菌群被称为是人体的“被遗忘的器官”,承担着人体70%的免疫力,科学家已经证实以双歧杆菌等有益菌为主的肠道菌群,对儿童的健康有作用。
知道了病因,宝爸宝妈们想要保护宝宝,怎么办呢?
如果父母有过过敏史,那么宝宝就是湿疹等过敏反应的高危人群了。早期对过敏高危儿童给予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可显著减少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母乳喂养可降低湿疹发生率!
婴幼儿期的湿疹的发生与宝宝所吃的食物尤其相关,特别是不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宝,目前牛奶蛋白过敏是导致婴幼儿湿疹的主要成因。母乳中所含的有利于新生儿免疫系统生长发育与成熟的营养成分是配方奶粉中所缺乏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其体内可以帮助对抗过敏反应的益生菌和免疫因子都要比人工喂养宝宝多。同时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也会比人工喂养的宝宝高,湿疹的发生率低于人工喂养儿。这就说明:母乳喂养方式对宝宝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倡母乳喂养有利于预防婴儿湿疹。
益生菌来帮忙,宝宝远离湿疹侵害!
目前许多研究发现对过敏的患儿给予正确的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可以降低湿疹之类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外用药物联合肠道益生菌如酪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等治疗婴幼儿湿疹、食物过敏等,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益生菌,如酪酸梭菌,因其能够分泌肠黏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物质,修复受损伤的肠黏膜,消除炎症,同时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或帮助建立肠道菌群平衡,帮助构筑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入侵和致病,维护稳定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减少肠粘膜对过敏抗原的肠道通透性,防止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受损,避免湿疹的发生。
给宝宝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帮助宝宝远离湿疹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