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益生菌能治便秘吗?
益生菌属于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旗下有很多菌群,有酪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等
现代医学对于肠道菌群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微观世界的江湖大门。故事要从与君主之官的心为表里的小肠里的微生物-细菌讲起。
在山的那边(小肠里面)
海的那边(褶皱之间)
有一群蓝精灵
(有无数的肠道菌群)
它们活泼又聪明
它们淘气又灵敏
它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
营养的海洋里
他们齐心协力、相互制约
为宿主的健康服务
……
以前医学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寄宿在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只是对肠道的消化、吸收、蠕动、排泄等等生理功能有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惊奇的发现,这些小小的微生物,竟然关乎身体的很多疾病,比如免疫、内分泌乃至心理和神经系统的疾病,这个影响途径被科研人员称为“肠-脑轴”。
Oh my God,很神奇是不是!肠和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反馈机制,正在通过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一点点被证实。
脑为元神之府,由心神主宰,心与小肠相表里,这是古人对脏腑关系的朴素认识,其实是与现代医学的微观研究相互印证的。
肠道菌群就如同人类的江湖,据说一个成年人肠道内寄宿着1万+的菌群,他们也分门派。
比如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人类肠道菌群中占有数量优势的2 个主要的菌门,这是大门大户,有实力有影响力;
但是其它名目繁多的平头百姓菌群也不怕他们,因为大家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共存共荣,一同在宿主的体内兢兢业业地完成着他们的使命。
肠道菌群联合起来,在肠道黏膜外化作一道保护屏障,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和原菌过度繁殖。
但是问题来了,现代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中发现,很多人存在着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比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朋友、老年朋友,甚至常年莫名焦虑的人、抑郁者。
因为研究发现肠-脑轴的传导系统,会把肠道菌群失调这个信息反馈给中枢大脑,然后大脑就慌了……
不行啊,我的驻外使节们和外派劳工不能正常发挥肠道功能了,这可如何是好啊?万一有细菌病毒入侵,岂不是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乎焦虑、抑郁等情绪就来了。
所以,你看,这么多问题都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啊!怎么办?赶快看看怎么失调的?缺哪个菌,就给我补上!
下面我们来看看,肠道菌群为什么失调的?
首先,饮食结构对肠道菌群的平衡有直接影响。
比如高脂或高蛋白的食物促进拟杆菌的增殖, 而普雷沃菌属数量的增加则需要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祖先早就告诉我们膳食要均衡,虽然古人讲不出这么微观的实验证据,但是事实结果就是如此,那些不吃碳水化合物的菇凉们,你们对你们肠道内的寄宿者很不友好哦~
有一天租客被你们赶走了,你们找谁收房租去?
其次,就是用药不当,也会伤害肠道菌群。
当然这里指的是长期持续服用一些伤害肠道菌群的药物,不给菌群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的做法就如同诛杀九族,不给人家留后是一个道理。
第三,就是喂养太过精细,肠道几乎处于无菌环境,一旦吃进去不洁净的食物,整个肠道都处于过度应激状态。
哇靠,终于来细菌了,全村老少菌群敲锣打鼓,都跑到村口来围观,争相把这个细菌认作自己的亲戚或敌人。
大哥,你认识这个新来的细菌吗?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吗?
别看你大哥我在这肠子里住了几十年,可是由于见识少,我也不知道啊!
那怎么办?
怎么办?干死他!以绝后患,以防万一。弟兄们,上!
好!冲啊!
这便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第四,就是年老了,就连菌群也不待见了。
这个原因有点悲凉,但是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岁数大了,功能和精气都衰败了,年轻时候不注意,肠道折旧太狠,早已不适合菌群生存了,所以菌群减少和失调是必然的。
好了,答案来了,既然你知道造成失调的原因,那么应该怎么调整呢?
大侠觉得,除了第四点原因可以补充益生菌之外,其它三个原因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调,人体都是可以自我恢复的。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不乱吃药、治愈饮食洁癖(比如洗手洗3遍,食物用消毒液泡完,再用洗洁精来一遍,这有点过了。)这三点,肠道内的菌群是可以慢慢恢复平衡和活跃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