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需警惕-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为一种获得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主要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发生,以腹胀,便血为主要症状,其特征为肠黏膜甚至为肠深层的坏死,最常发生在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小肠很少受累,腹部X线平片部分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
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有以下3条:
1、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与肠壁缺血缺氧或饮食有关
(1)肠壁缺氧缺血机体缺氧时血液重新分配,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应。此时,肠系膜血管收缩、肠道血流量减少至正常的35%—50%,如缺血持续存在或缺血后再灌注发生,则可引起肠黏膜损伤。如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脐动脉插管、红细胞增多症、低血压、休克等。
(2)饮食因素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消化吸收和局部免疫反应低下,如高渗乳汁或高渗药物溶液可损伤肠黏膜,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气体。
2、晚期新生儿和婴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胞杆菌等过度繁殖,侵入肠黏膜造成损伤,或引起败血症及感染中毒性休克加重肠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