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吐槽:我承认,我的烦恼就是太火了!
为什么益生菌被称为“长寿菌”?
略有益生菌知识的人可能知道,益生菌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叫做“长寿菌”。对此很多同学可能会问,它到底有什么本事才配得上这样的封号?这个还要从我们人体的菌群开始说起。
人体的菌群可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它们当中最有存在感的当然是有益菌。
有益菌能粘附在肠内上皮细胞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屏障,这将有效地将肠道内的有害菌和毒素隔离于肠腔内,使有害菌无法定植并繁殖和入侵体内。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现,有益菌的多与少、人体菌群是否平衡越来越与健康长寿联系在一起。在科学家眼里,有益菌是健康长寿的指标之一。他们研究发现,人体有益菌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和寿命息息相关。
有意思的是,科学家在我国长寿之乡的老人中做了相关的益生菌检测,得出的结论让益生菌与长寿的关系更加备受瞩目。
我国广西巴马地区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乡,那里风景优美,老人过着自然和谐的生活。就在这个著名的长寿之地,科学家对5位101-111岁老人粪便的双歧杆菌检测中发现:
长寿老人的双歧杆菌数量高达1亿/g以上。
同时,科学家们为27名飞行员做了一样的检测,结果发现:
78%的飞行员的粪便中双歧杆菌含量在1亿/g以下。
59%的飞行员甚至在1千/g以下。
你们看,长寿老人身体中的益生菌甚至超过了飞行员的水平。要知道,飞行员是从千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在人群中身体素质应当属于超好的那一波。
科学发现,长寿老人体内的有益菌水平与他们的素食为主、间有荤食的饮食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而言,他们的饮食具有四低二高的特点:四低是指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热量,二高是指高维生素、高纤维。
科学证明,这种饮食类型可能有利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如双歧杆菌。
为什么益生这些年变得这么火?
从长寿老人的故事中我们发现,某些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有益菌的形成。对照来看,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有益菌就不那么有利了。
一边是饮食无规律、暴食暴饮,另一边是环境污染、压力山大等外部环境的施压。种种因素,让身体内的有益菌都恨不得向我们吐槽:
你到底和我们有什么仇什么怨?使得我们变得这么弱势?
就这样,我们的种种行为让病菌或外来致病菌(如梭菌、葡萄球菌等)完胜体内的有益菌,体内微生态失衡也是分分钟的事。
不过,相当幸运的是,在多数情况下,这类微生态失调是暂时的、可以调节的,我们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微生态平衡和预防疾病。主要办法有以下几个:
都知道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但做起来总是那么难——尤其对于挑食星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既然吃吃吃的习惯和环境都很难改变,补充有益菌自然而然成了现代人一种聪明的健康生活选择。这也是这些年来各种益生菌产品开始充斥视野的原因。
如今,益生菌变得越来越火,支撑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
真的假的益生菌,很重要吗?
“真的假的有什么要紧?只要我们尽量爱得真一些不就行了吗?
热映影片《无双》的这句台词,试图模糊真与假的界限。然而,生活中我们对待真假抱持这种态度,很有可能会被坑得很惨。比如,对于真假益生菌就是如此。
随着益生菌的名声高涨,益生菌自己也会徒添一份”苦恼“:就是因为我太红了,太多人冒充我的名字在江湖上行走,让人们经常分不清我的真容。
那么,我们到底怎么识别真正有健康功效的益生菌呢?在这里,科学家们贴心地与大家分享几个标准。来来来,赶紧收藏下来:
超有能耐的:
耐胃酸、耐胆汁。人体的消化道环境很复杂,在经过胃酸、胆汁等环境后依然能存活的益生菌,才能到达肠道并发挥它的本领。
能活得更久的:
对肠道表面具有良好的粘附能力,可定植于肠道并存活一定时间。这就意味着,真正的益生菌不仅是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活下来,而且要保证在到达肠道之后还能活得久些。
有临床证明的:
人体临床验证的功效是益生菌的基石,是检验益生菌真伪的金标准,只有通过临床验证具有健康功效的才能称为真正的益生菌。
要接地气的:
可产业化生产;商业流通中,质量稳定、功效可靠。益生菌不但要通过上述的各种试验,而且还要接地气,必须能适应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并保持足够的活性;并且在产品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保持质量稳定和可靠的功效。